PP卧式喷淋塔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两部分:
一、结构组成
核心处理单元
塔体:采用水平圆柱形设计,材质为聚丙烯(PP)、玻璃钢或碳钢衬胶,长度通常为5-20米,直径1.5-4米,内部通过挡板分隔为进气段、喷淋段和除雾段。
喷淋层:
喷嘴阵列:采用螺旋或空心锥形喷嘴,材质为碳化硅或聚四氟乙烯,喷射角度60°-120°,覆盖率达130%以确保无死角。
液体分布管:树状管网结构,流速控制在1.5-2.5m/s,搭配支撑格栅(开孔率≥60%)固定。
填料层(可选):可加装PP阶梯环、鲍尔环等填料,比表面积达200m²/m³,增强气液接触效率。
气流组织系统
进气装置:渐扩式进气箱(扩散角15°-20°)配合导流叶片,降低气流速度至2-3m/s。
除雾模块:包含3-5级折流板(PP材质)和丝网除雾器(不锈钢316L),分别捕集>20μm和>3μm的液滴。
出气稳压室:设置导流锥和均流孔板,压力波动控制在±50Pa内,防止风机喘振
液体循环系统
循环水箱:容积按10-15分钟循环量设计,配备pH在线监测和自动加药装置。
泵组:防腐离心泵搭配变频控制,流量调节范围30%-100%以适应工况变化。
二、工作原理
废气引入:含尘/有害气体经风机输送至塔体底部,通过渐扩式进气装置均匀分布。
喷淋净化:
吸收液(如NaOH溶液或清水)经喷嘴雾化成50-100μm液滴,与废气逆流接触。
污染物通过惯性碰撞(捕集>10μm颗粒)、扩散吸附(针对亚微米颗粒)及化学吸收(如酸碱中和)被去除。
填料强化:可选填料层增加气液接触面积,VOCs去除率可提升至89%。
气液分离:净化后气体经折流板和丝网除雾器脱水,达标排放;废液沉淀后循环使用或合规处理。
关键设计优势
空间适应性:相较于立式塔,水平结构更适合空间受限的厂区安装。
高效净化:通过CFD优化的喷嘴布局及填料配置,SO₂去除率可达95%以上。
耐腐蚀性:PP材质及防腐泵组设计,适用于强腐蚀性废气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