氨气洗涤塔的处理效率及工作原理
一、工作原理
化学吸收机制
氨气洗涤塔通过吸收液(如水或酸性溶液)与废气中的氨气(NH₃)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稳定的氨水或铵盐(如硫酸铵),从而实现氨气的去除。例如,酸性溶液中的H⁺与NH₃结合生成NH₄⁺,反应式为:
强化传质过程
塔内采用湍球填料或鲍尔环等填料层,通过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湍流程度,强化传质效率。废气与喷淋液在填料表面逆流接触,氨气从气相快速转移至液相。
pH值调控
通过调节喷淋液的pH值至碱性环境(pH 9~12),促使废水中的铵离子(NH₄⁺)转化为游离氨(NH₃),提高其挥发性,从而更易被吸收液捕获。
二、处理效率
高效净化能力
氨气洗涤塔的净化效率通常可达95%以上,具体取决于填料类型、喷淋液浓度及操作参数(如气液比、pH值)。例如,湍球塔因填料流化状态下的高传质效率,对NH₃的去除率可达98%以上。
关键影响因素
pH值:碱性条件(pH>11)显著提升游离氨比例,促进吸收反应。
气液比:优化气液流量比例可平衡传质效率与能耗,避免液泛现象。
填料性能:高比表面积的填料(如波纹板)可缩短传质路径,提高反应速率。
三、典型结构与流程
核心组件
塔体:耐腐蚀PP材质,分段法兰连接,适应高温或酸碱环境。
填料层:湍球或鲍尔环填料,增强气液扰动和接触面积。
喷淋系统:均匀分布吸收液,避免沟流;循环水系统降低运行成本。
除雾装置:旋流板或丝网除雾器,分离夹带液滴,确保排气达标。
工艺流程
text
Copy Code
含氨废气 → 塔底进气 → 填料层传质 → 喷淋液吸收 → 除雾排放
↑
循环液(调节pH并补充吸收剂)
四、技术优势
高效稳定:化学吸收与物理传质协同作用,适应高浓度氨气处理。
耐腐蚀性:PP材质可耐受酸碱介质及有机溶剂,延长设备寿命。
灵活调控:通过调节pH、气液比等参数适配不同工况需求。
通过上述机制,氨气洗涤塔在化工、污水处理等领域成为氨气净化的核心设备,兼具高去除率与低运行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