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加工厂vocs废气种类是多种多样的,有油烟的、有异味的还有粉尘的,在食品加工行业,肉类切割的腥膻、烘焙车间的焦香、发酵工序的醇类挥发物等复杂气味,不仅影响厂区环境,更可能引发居民投诉。某速冻食品厂曾因油炸车间的油烟异味导致周边居民投诉率高达 85%,最终通过 “机械除油 + 活性炭吸附 + UV 光解” 的组合方案,实现异味去除率 92%,厂区 PM2.5 浓度下降 90%。
异味溯源
食品加工异味的形成具有显著行业特征:
成分复杂性:肉类加工产生硫化氢(浓度可达 80mg/m³)、氨(120mg/m³),烘焙过程释放醛类、酮类等 VOCs,乳制品发酵产生丁酸等有机酸。
工况波动性:油炸车间废气含油量可达 200mg/m³,而发酵工序的废气湿度常超过 80%,传统吸附材料易饱和失效。
法规严苛性:根据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,食品厂厂界臭气浓度需≤20(无量纲),部分地区更要求车间内部异味指数≤10。
特殊挑战
油炸车间产生丙烯醛(阈值0.21ppm)、发酵工序释放硫醇类物质,传统活性炭吸附仅能维持200小时有效工作时间。
处理方案
针对食品异味的特性,现代处理塔采用多级协同净化技术:
预处理模块:
气旋分离:通过离心力分离直径>5μm 的油脂颗粒,去除率≥95%,避免后续活性炭堵塞。
酸碱中和:针对发酵废气中的酸性物质,采用 pH 值调节至 3.5 的喷淋塔,将硫化氢转化为硫化钠沉淀。
核心处理单元:
生物滤池:填充火山岩与微生物菌群的滤床,在 25-35℃环境下,微生物将氨氮分解为氮气,去除率达 85% 以上。
活性炭吸附:采用椰壳炭与煤质炭双层吸附,椰壳炭优先吸附大分子有机物,煤质炭处理小分子硫化物,吸附容量提升 40%。
深度净化模块:
UV 光解氧化:185nm 紫外线激发 TiO₂催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,将 VOCs 分解为 CO₂和 H₂O,对苯系物去除率>90%。
等离子体技术:通过高能电子轰击异味分子,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化学键断裂,特别适用于处理水溶性差的醛类物质。
公司案例
肉类加工行业:镇江屠宰场采用 “喷淋洗涤 + 生物滴滤 + 活性炭吸附” 工艺,将硫化氢浓度从 80mg/m³ 降至 1mg/m³ 以下,同时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杀灭废气中的微生物,实现卫生与环保双达标。
烘焙行业:济南包厂在油炸车间部署 “静电除油 + 活性炭吸附 + 光催化氧化” 系统,油脂去除率>99%,异味指数从 25 降至 8,周边居民投诉归零。
乳制品行业:内蒙古酸奶厂针对发酵废气中的有机酸,采用 “冷凝回收 + 化学洗涤 + 活性炭吸附” 方案,不仅去除 95% 的酸性气体,更通过冷凝回收 30% 的发酵余热,年节约蒸汽消耗 1500 吨。
食品加工厂异味处理塔不仅是环保设备,更是企业品牌形象的守护者,让员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工作,我公司在全国各类食品加工厂的废气处理案例皆有,欢迎考察咨询。